嘴破總不好?從營養、生活習慣看「口腔潰瘍」成因與保養關鍵
幾乎每個人都經歷過「嘴破」的痛苦—吃飯、喝水、講話都像在受刑
但你知道嗎?
嘴破不只是火氣大那麼簡單,它其實是身體健康狀態的一個警訊。
了解成因、找出對策,才能真正從根本改善。
嘴破的常見原因
口腔潰瘍(Aphthous ulcer)是口腔黏膜受損後形成的小傷口,常見誘因包括:
1️⃣ 免疫力下降
壓力大、熬夜、睡眠不足、荷爾蒙變化
都會讓免疫系統短暫失衡,使口腔黏膜修復變慢。
2️⃣ 維生素與礦物質缺乏
缺乏維生素B群(特別是B2、B6、B12)、葉酸、鐵、鋅時
黏膜更新變慢、抵抗力下降,更容易反覆潰瘍。
3️⃣ 飲食刺激或過敏反應
過熱、辛辣、酸性食物(如鳳梨、柑橘、辣椒)會刺激口腔造成發炎
有些人對堅果或海鮮也會產生局部過敏反應。
4️⃣ 機械性傷害
不小心咬到口腔、牙套摩擦、刷牙太用力,都可能造成微小傷口而引發潰瘍。
5️⃣ 病毒或系統性疾病
若嘴破合併反覆發燒、皮疹或關節痛
需警覺是否為免疫或感染性疾病,如白塞氏症、病毒感染等。
營養補充這樣做,助口腔修復更快
營養補足能幫助口腔黏膜修復、抗發炎與增強免疫力:
✅ 維生素B群
B2(核黃素)有助修復黏膜細胞;B6、B12則促進免疫調節。
來源:全穀、蛋、牛奶、瘦肉、深綠色蔬菜。
✅ 維生素C
促進膠原生成、加速傷口癒合。
來源:奇異果、芭樂、柑橘、甜椒。
✅ 鋅與鐵
是細胞再生的重要礦物質。缺乏時容易口腔潰瘍、掉髮或免疫力下降。
來源:紅肉、蛤蜊、南瓜子、豆類。
✅ 益生菌
維持腸道菌相平衡,可間接降低發炎反應、增強免疫功能。
嘴破時的飲食與生活注意事項
- 避免刺激性食物
少吃辛辣、油炸、過熱、酸性或含酒精飲品(如辣椒、檸檬、咖啡、烈酒)
以免刺激傷口加重疼痛。
- 選擇質地軟的食物
可選擇粥、豆腐、蒸蛋、熟透的蔬菜、香蕉等溫和食物
減少摩擦與咀嚼時的不適。
- 維持口腔清潔
每天使用軟毛牙刷輕刷牙齒與舌面,避免細菌滋生。
可使用溫和不含酒精的漱口水,幫助降低發炎與感染機率。
- 多喝水、保持口腔濕潤
水分能促進黏膜修復,也能減少口乾帶來的不適。
- 充足睡眠與減壓
壓力過大與睡眠不足會削弱免疫力,使潰瘍復原變慢。
- 若超過兩週未癒或反覆發作,應就醫檢查
可能與營養缺乏、荷爾蒙或免疫疾病相關,建議尋求專業評估。
嘴破看似小問題,卻是身體給你的「健康警訊」
平時多補充B群、維生素C與礦物質,並保持規律作息、均衡飲食,
才能讓口腔黏膜維持強健,不再動不動就「火氣上升」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