預防中風怎麼吃?營養修復與日常保養這樣做~
近期發生藝人中風復發的新聞
再次提醒大家
「中風不只是急性事件,更需要長期復健與飲食管理。」
除了中風後的營養復健,日常預防才是關鍵!
🧠 中風是什麼?為何需要注意?
中風(腦中風)是因腦部血管阻塞(缺血性)或破裂(出血性)
導致局部缺氧或出血
嚴重者可能癱瘓、失語,甚至喪命。
台灣每年逾萬人中風,其中高達8成屬於「缺血型中風」。
根據統計:
- 台灣每年超過10,000人中風
- 其中80%為缺血性中風,與動脈硬化、血脂異常息息相關
- 高血壓、高血糖、高血脂(三高)是最大風險因子!
- 不良生活習慣(如抽菸、熬夜、久坐、飲食失衡)則是推波助瀾的元兇。
✅ 預防中風這樣吃!掌握5大營養關鍵
營養素 |
功能 |
代表食物 |
---|---|---|
Omega-3脂肪酸 |
抗發炎、降低血脂、保護血管 |
鮭魚、亞麻仁籽、核桃 |
維生素B群(特別是B6、B9、B12) |
降低同型半胱胺酸,維護神經功能 |
全穀類、蛋、瘦肉 |
鉀 & 鎂 |
調節血壓、穩定心律與神經傳導 |
香蕉、菠菜、地瓜、堅果 |
抗氧化營養素(維生素C、E、多酚類) |
抗自由基、延緩動脈硬化 |
綠茶、莓果、深色蔬果、堅果 |
優質蛋白質 |
支持神經修復與肌力維持 |
魚、雞肉、豆腐、牛奶 |
🍽 飲食預防原則:
- 低鹽低油:少吃醃製品與油炸物
- 多蔬果: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與鉀,有助血壓控制
- 高纖全穀:穩定血糖,降低膽固醇
- 戒菸限酒:避免傷害血管內皮與增加發炎反應
- 體重管理:避免代謝症候群進一步誘發中
🔁 長期保養三重點
- 定期檢查三高指數:血壓、血糖、血脂
- 維持理想體重:BMI與腰圍控制在正常範圍
- 規律運動與作息:每週至少150分鐘有氧活動
✅ 總結
中風不是老年病,是全齡風險!
✔預防勝於治療:從日常飲食開始,調整三高與發炎風險
✔ 發生後修復:補充蛋白質與神經營養素,支持復健
✔ 長期保養:均衡飲食+規律運動+醫療追蹤
記得,中風的發生是突發的,但風險卻是可以長期預防的!
最新動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