腸道是「第二大腦」!與哪些疾病相關?該如何養好腸道?
你知道嗎?腸道不只是消化器官,更被稱為人體的「第二大腦」。
腸道內有超過 1 億個神經元,與我們的情緒、免疫系統、代謝息息相關。
當腸道菌相失衡或功能受損,不僅會影響消化,甚至與許多慢性疾病有關!
腸道健康與這些疾病息息相關
- 影響大腦與情緒
腸道與大腦透過「腸腦軸線」緊密連結,腸道中的好菌能影響血清素(快樂荷爾蒙)的分泌
因此腸道不健康,可能與焦慮、憂鬱、失眠等心理問題有關。
- 降低免疫力,增加發炎反應
70% 的免疫細胞都集中在腸道
當腸道菌相失衡,身體的免疫系統可能受到影響,增加過敏、發炎、感染的風險。
- 影響消化與代謝
腸道功能不好,容易出現腹脹、便秘、腹瀉等腸胃不適,甚至與肥胖、糖尿病、脂肪肝等代謝疾病有關。
研究發現,腸道菌相不佳可能影響身體燃燒脂肪與吸收營養的能力,導致體重管理困難。
- 與心血管健康相關
壞菌過多可能產生三甲胺氧化物(TMAO),這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有關
長期腸道菌失衡,可能增加高血壓、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
如何養好腸道?5 個關鍵飲食習慣!
1. 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
膳食纖維是腸道益生菌的「食物」,能促進腸道蠕動,減少便秘與壞菌增生。
✔ 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:地瓜、燕麥、糙米、深色蔬菜、蘋果、奇異果
2. 補充益生菌與益生元
益生菌能幫助維持腸道菌相平衡,而益生元則是益生菌的「養分」,兩者搭配效果更佳。
✔ 常見的益生菌食物:優格、泡菜、味噌、納豆
✔ 益生元來源:洋蔥、大蒜、香蕉、蘆筍
3. 保持水分充足
水分能幫助腸道蠕動,避免便秘,維持消化系統正常運作。
✔ 建議每日飲水量:2000c.c. 以上,避免過量飲用含糖飲料
4. 避免高糖、高脂、高加工食品
高糖、高脂飲食容易養壞菌,增加腸道發炎風險。
✔ 避免食物:含糖飲料、炸物、加工肉品、人工甜味劑
5. 規律運動與減少壓力
運動能促進腸道蠕動,減少壓力則能降低壞菌生長,幫助腸道健康。
✔ 適合的運動:快走、瑜珈、深蹲、核心運動
結論:腸道健康=全身健康!
腸道不只是消化器官,更影響我們的免疫、代謝、甚至心理狀態!
透過均衡飲食、補充好菌、適量運動、降低壓力,讓腸道維持最佳狀態,遠離慢性疾病,打造健康人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