缺鐵症狀與補鐵指南:如何吃出滿滿鐵能量?
鐵是人體必需的礦物質,負責運輸氧氣、維持能量代謝,對健康至關重要。
然而,缺鐵是全球最常見的營養缺乏問題之一,
特別是女性、素食者、孕婦及成長期兒童,都是高風險族群。
當體內鐵含量不足時,可能會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,影響日常生活。
初期缺鐵可能沒有明顯症狀,但隨著缺鐵狀況加劇,身體會出現以下警訊:
- 容易疲倦、體力下降:
缺鐵會導致紅血球無法攜帶足夠氧氣,使人容易疲勞。
- 臉色蒼白
血紅素減少,皮膚、口唇、眼瞼內側可能顯得蒼白。
- 頭暈、注意力不集中
大腦缺氧影響專注力,容易頭暈、記憶力下降。
- 心悸、易喘
輕微運動或爬樓梯就容易氣喘吁吁,心跳加快。
- 指甲脆弱、容易斷裂
缺鐵可能影響角蛋白合成,使指甲變薄、出現凹陷或裂痕。
- 掉髮
鐵質不足會影響毛囊健康,導致頭髮稀疏、脫落。
- 不寧腿症候群(Restless Leg Syndrome)
有些缺鐵者會感到腿部異常不適,特別是在夜晚容易出現不自主的抖動感,影響睡眠品質。
- 舌頭易痛
舌頭較無血色,也會減少紅血球中的肌紅蛋白
缺少肌紅蛋白,舌頭看起來異常平滑,而且因腫脹發炎而疼痛
如果你經常出現這些症狀,建議調整飲食或進一步檢查體內鐵含量!
補鐵吃什麼?動物性鐵 vs. 植物性鐵
鐵的來源主要分為兩種:
🔴 動物性鐵(血基質鐵,Heme Iron)
來自動物性食物,人體吸收率高(約 15-35%)。
推薦食物包括:
✔ 內臟類(豬肝、雞肝、鴨血)
✔ 紅肉類(牛肉、羊肉、豬肉)
✔ 海鮮類(牡蠣、蛤蜊、蝦子)
🟢 植物性鐵(非血基質鐵,Non-Heme Iron)
來自植物性食物,吸收率較低(約 2-20%),但仍是素食者的重要鐵來源。推薦食物包括:
✔ 深綠色蔬菜(莧菜、菠菜、紅鳳菜)
✔ 豆類(紅豆、黃豆、黑豆)
✔ 堅果與種子(黑芝麻、南瓜子、腰果)
✔ 乾果類(葡萄乾、紅棗)
即使攝取高鐵食物,若沒有搭配正確的飲食方式,可能影響鐵的吸收率。
以下 3 個關鍵技巧,幫助你更有效補鐵!
✅ 與維生素 C 一起吃
維生素 C 可幫助植物性鐵轉換成較好吸收的型態,例如:
✅ 避免與含鈣食物同時食用
鈣會競爭鐵的吸收,避免同時攝取大量乳製品與高鐵食物
✅ 減少茶與咖啡攝取
茶與咖啡中的單寧酸會影響鐵的吸收,建議補鐵時避免同時飲用。
你是否有缺鐵的困擾?趕快檢視自己的飲食習慣,
讓身體補滿鐵能量,恢復精神與活力吧!